我们应该期望房价涨还是跌?
房价是当前中国最触动大众敏感神经的话题。房价过高基本已是社会共识,但是各界对未来房价会涨会跌却莫衷一是。屁股决定脑袋,大众对房价走势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是否有房以及有几套房。对房价具体走势的判断非常困难,辩论双方讲的都很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今天来聊一个简单些的话题:我们应该期望房价涨还是跌?只是大众的主观愿望,无关未来房价的真实走势。
首先是没房的人群,大多希望房价下跌,跌得越多越好。但是万一愿望真的实现,大家大概率高兴不起来。十次危机九次地产,1990 年代初日本地产泡沫破灭,使其陷入「失去的二十年」,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火索也是楼市泡沫破灭。房地产已经成为「大而不能倒」,房价全面大幅下跌必然引发经济危机。房价大跌,固然购房门槛降低,但是经济衰退导致大量失业,普通民众不仅同样买不起房,正常生活可能都会出现困难。因此可以说「房价腰斩最好」的狠话,但是千万不要希望真的发生。
其次是拥有多套房的人群,大多希望房价上涨,涨得越多,财富增长越多。但是在当前房价已经显著偏高的背景下,若继续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只会耗尽仅存的购买力人群,支撑力量丧失的结果就是泡沫破灭和房价大跌。更别提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的阶层矛盾激化和社会动荡。香港的「高房价之困」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最后是只有一套房的人群,同样希望房价上涨,尽管知道房价涨跌只是账面财富,但心理上的坎很难过去。房价上涨,庆幸自己买得早,房价下跌,怨天尤人,人之常情。不提房子这种掏空全部身家且背负大额贷款的巨型支出,即使是几十几百块的普通消费品,在淘宝京东的商品评价中,也会看到许多因购买后商品降价而产生的差评。对于有换房计划的人群来说,房价上涨也许未必是件好事。假如现有房子是 300 万,地段更好、面积更大的房子是 500 万,房价分别上涨 50% 和 40%,涨至 450 万和 700 万。房价上涨前,换房的差价为 200 万,房价上涨后的差价为 250 万。房价上涨后,改善性需求变得更加困难,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
房价过高产生了许多不好的经济社会影响,最重要的是扼杀了年轻人的未来,使全社会丧失活力。但是房价大跌又会引发经济危机,社会成本同样太大。因此相对理想的情形是:房价阴跌、长期横盘或以通胀水平小幅上涨。只要房价涨幅小于居民收入增速,实际房价就是在向合理水平回归,房价上涨所透支的未来,就以未来房价稳定来弥补。
希望政府能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真正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